济南大学计算智能与图像处理(CI2P)课题组硕士研究生招生
学校: 济南大学 专业: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(学硕)、计算机技术(专硕) 年级: 2020 招生人数: 学硕2~3人,专硕4~6人 招生状态: 正在招生中 课题组介绍: https://sjniu.github.io/
济南大学计算智能与图像处理(CI2P)课题组现接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(学硕)、计算机技术(专硕)、软件工程(专硕)硕士研究生报考,竭诚欢迎优秀学生进行联系。本课题组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机器学习、优化算法和图像分析。要求具有良好的数学和英语能力,非常优秀的编程能力,性格乐观向上,具有团队合作意思,详细见招生说明。研究生在读期间,课题组将根据表现提供相应的奖励,包括助学金、出国留学、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等。非常欢迎对研究充满热情,喜欢挑战未知的学生报考,让我们共同努力,共同进步!
请具有兴趣的同学将下列信息(个人简历、初试成绩、本科期间成绩单(如有)、英语四六级成绩、联系方式以及相关证书等材料)发送到邮箱 ise_ci2p@126.com,我们会尽快与您取得联系。
课题组导师简介:
(1) 董吉文,博士,教授,硕士生导师,济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。山东省计算机学会教育研究会理事,山东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;山东省高教学会计算机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,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。近几年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国家自然基金“基于三维图像重构的水泥水化过程分布式智能模拟与优化”;山东省自然基金“分布式智能入侵检测模型及其学习算法的研究”;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“基于国产数据库的系列软件开发及其应用示范”;山东省环保科研计划项目“山东省水环境质量监测网优化布点的研究”;山东省信息产业专项发展资金“面向发电领域的生产实时数据平台”和山东省环保重点科研计划项目“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理信息系统及有关数据库的研究”等科研项目。主编出版的《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》被教育部列为普通高等教育“十一五”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获奖情况:“基于国产数据库的系列软件开发及应用示范”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;“山东省水环境质量监测网优化布点信息管理系统”获山东省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一等奖。“基于网络的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” 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; “基于Windows95/NT环境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及自动阅卷系统” 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。近年来发表论文100余篇,其中SCI索引20篇,EI索引70篇。
(2) 牛四杰,博士,副教授,济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,校A4教授岗。2016年博士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,2014年10月获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全额资助留学 斯坦福大学。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、模式识别、医学影像分析等。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、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、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基金等7项研究课题。先后在Pattern Recognition、Ophthalmology、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、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Visual Science等国内外期刊会议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,其中SCI索引学术论文15余篇,1篇文章入选2017年ESI高被引论文。授权专利3项,出版专著1本,获得国际计算机协会中国理事会授予济南优秀博士论文奖励,南京理工大学校优秀博士论文奖励。担任IEEE TMI,PR等多个国际期刊的审稿人、ACM济南执行委员、IWPR2018国际会议的组委会主席、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兼秘书。
(3) 赵 慧,博士,副教授,济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。2010年12月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,取得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工学博士学位。2004年7月至2018年3月就职于哈尔滨理工大学,2011年9月被评为副教授,2012年9月被评为硕士生导师,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美国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访问学者。主要研究方向:机器学习、智能信息处理。主持参与省、市、部级科研项目9项,横向课题经费27万。第一作者发表SCI、EI检索学术论文15篇。申请发明专利1项,实用新型5项,软件著作权5项。目前在研课题有:AML智能医疗辅助诊断系统,利用机器学习、人工智能相关方法实现基于骨髓细胞图像的病理检测。CCF会员,ACM会员,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,连续两年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。指导硕士毕业生就职于百度、今日头条、阿里等大型IT企业。